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人心中永不倒塌的古典建筑和堡垒,蕴含了浓浓的文学韵味,所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诗歌的美丽,学会读懂古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诗歌给予读者自由诠释的空间比较大,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审美解读,所以除了一般的词句疏通之外,不宜再延续传统的精细讲解的分析方法,更不要提那种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的释读了。
古代诗歌因为其精美的语言,短小的篇幅,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极高的比例。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在诗歌的阅读鉴赏中,应了解诗歌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学会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见高质量的诗歌分析和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精心构思与艺术概括能力,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具有独特的功效。下面将从四方面谈谈古代诗歌的分析和鉴赏。
一、从题目着手,推敲内容主旨
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窗口,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拿到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关注诗歌的题目。因为诗歌的题目一般会揭示出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或是题材。例如陆游所创作的《咏梅》一诗,用于抒发感情的“咏”字再加上代表物象的“梅”,揭示着这是一首诗人将自己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一具体事物的托物言志诗;又如出自“诗圣”杜甫的《咏怀古迹》,亦可轻而易举地读出这是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来寄予作者特殊心情的咏史怀古诗。这些信息都对了解诗歌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大家从《咏梅》这一题目中读懂了这是托物言志诗歌,就成功地为接下来的诗歌分析和鉴赏打好了基础。大家可以从刻画梅花形象的诗句入手,进而感受到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所以说分析和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是“审题”。
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有赖于读者脑海中有对“诗歌分类”这一基本知识的储备,只有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分类,才能从容地从诗歌题目读出诗歌内容的大致走向。而诗歌的分类大致有赠友送别诗,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水田园诗,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边塞征战诗,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谈禅说理诗,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苏轼的《题西林璧》。除了这五种类型,当然还有上面提到的托物言志诗和咏史怀古诗。
二、捕捉意境,领会作品情感
受古代封建社会的风气影响,中国古代诗人在表达情感方面一般比较含蓄,他们的诗歌往往通过意境来表情达意。因此从意境入手是领会诗歌情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意境指的是什么呢?
文艺理论大师童庆炳先生在《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对意境下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①这段话说的是意境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情与景是它的两个基本要素。所以意境的构成就常表现为情与景的关系——一种是触景生情,另一种是融情于景。
例如白居易先生著名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②诗人通过“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物象描绘出了一幅花草繁茂、莺歌燕舞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春场景,借由这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自己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另一边厢,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一首经典的由众多物象组合而成的优美诗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③从五个诗句中,大家清晰可见的是“藤”“树”“鸦”“桥”“流水”“马”“夕阳”“人”这样的物象,但诗人在每一个事物前都添加了“枯”“老”“昏”“瘦”“断肠”等等这样的表达悲伤凄凉气氛的形容词,通过诗歌营造出了一幅悲凉的羁旅荒郊图,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融入到了诗句所展现的情景中。
三、了解背景,读懂诗人的内心
孟子在《万章章句下》中对万章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④大概意思就是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你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那么又可以上溯到古代的优秀人物。然而你在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的时候,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这样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去与古人交朋友。事实上,这一段话就是诗歌分析和鉴赏中“知人论世”这一方法的出处。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这样的概念就是孟子这一说法的派生。
一个诗人无论他处于怎样的年代,无论他是叱咤官场的还是隐姓埋名于园林生活的,他的创作始终会与他的生活有关系。再者,古代诗歌创作的年代离21世纪较为遥远,所以要读懂一首诗,要读懂诗人创作时候的内心,必须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⑤词的开头通过一系列的叠字来述说词人于秋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该词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以其散发出的哀婉的凄苦之情为人们所称道。但是其实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风格开朗明快,为什么在晚年词风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一问题在大家了解了当年的创作背景之后,就迎刃而解了。
让我们回到李清照创作《声声慢》的当时,金兵入侵致使北宋灭亡,心爱的夫婿赵明诚因病去世,在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当时李清照四十六岁,一连串的打击使她饱尝了流离颠沛之苦。当亡国的恨,丧夫的哀,孀居的苦凝聚心头人而又无处排遣之时,她便写下了《声声慢》这一千古绝唱。有了对创作背景的了解这一基础,读者再次品味“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诗句的时候就不难理解作者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情了。
四、重视注释,明确诗句中的典故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接触到的诗歌后面都附有一定量的注释,阅读这些注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句的凝练性与优美性跟诗人热衷于“用典”有很大的联系。所谓“用典”,即“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⑥。意思就是引古人的所言或历史事件来为作者在诗句中提出的理论立依据,又或者是借典故来做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然而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要知晓那么多的典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原诗附带的注释就是大家知晓典故的好帮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收录了李商隐的《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⑦这首诗歌的用典多达四处,一半的诗句中都藏有典故,这就给读者理解诗句,读懂诗人的情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值得高兴的是,书中的注释都帮助大家更好地明确了诗歌所用的典故。例如注释中提到诗句中的“珠有泪”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⑧。又如“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中唐诗人英语戴叙伦的“诗家之景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⑨。诗句中借用了这一典故是为了表示美好的愿望终如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及。通过知晓了这两个典故,我们就不难读出诗人内心满满的哀伤之情及复杂的怅惘情怀。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人心中永不倒塌的古典建筑和堡垒,蕴含了浓浓的文学韵味,所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诗歌的美丽,学会读懂古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诗歌给予读者自由诠释的空间比较大,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审美解读,所以除了一般的词句疏通之外,不宜再延续传统的精细讲解的分析方法,更不要提那种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的释读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⑩有切实可行的诗歌分析和鉴赏的方法,再加上一颗热爱诗歌的心,诗歌分析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五、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诗歌里,或流露着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或飞扬着诗人的凌云壮志,或记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着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收进中学课本的古诗歌,其作者往往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中了解。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的内容跟诗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飘泊流离,目睹战祸,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度和爱国精神。陆游生于金人入侵时期,有9年的军旅生涯,坚决主张抗战,失去官职,回到家乡,虽然年纪大了,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衰退。他的诗作富有战斗性和洋溢着爱国的激情。李煜是南唐后主,亡国之君。他的词,在亡国之前十分绮丽,亡国后十分哀怨。这些人物的事例告诉我们,了解诗人则大体上把握了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六、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很多,但我们要掌握如下几种。
1.衬托
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我们阅读欣赏诗歌,要懂得反衬和陪衬的手法。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反衬。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我们也常说是乐景写乐情;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我们也常说是乐景来写哀情。无论是陪衬还是反衬,都是我们常讲的抒情要用景物来烘托的手法。
2.用典故
诗人写诗,表情达意,用典故,都含有对国事的、身世的感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都是人们熟悉的有警世之用的。诗人用故事,往往借古喻今,有寄托,这样才有意义。如陆游的《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用典。《出师表》是诸葛亮率诸军北伐,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的表。表中追述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陆游用这个典故,以赞美诸葛亮的壮志和忠贞来感慨当朝无人能誓师北伐的现实,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慷慨而悲壮。
3.比喻
诗中的比喻往往成为诗的形象,诗是通过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诗词中的比喻有各种表达法。第一种是以一样东西即一个词来作比,如宋朝秦观的《千秋岁》中“落红万点愁如海”,用海来比愁。第二种是用词组和句子来作比,如唐朝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迭,未抵闲愁一倍多”,用“山重迭”这个词组来比“闲愁”;李煜《虞美人》用“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来比“几多愁”。
古诗鉴赏要求学生真正进入鉴赏的状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进入作品,进入作者的语言,领略作品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把“意会”到的东西“言传”出来,我想应该调动积累,梳理整合,归纳一些常见的分析角度,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术语。
首先,谈谈诗歌的形象
“形象”不外乎三种: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诗人的自我形象。读完一首诗,首先要看它塑造的形象,形象把握住了,感情色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通常的分析角度有分析形象的色彩、动静、指向、强度、虚实等。形象的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体现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形象的指向性不同和强度大小不同可以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如都是写友情:李白诗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诗为“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李白选取的形象是“明月”,指向在空中,“向上”给人以飘逸之感;杜甫选取的形象是”滟滪堆”,指向在水下,“向下”给人以沉郁之慨。形象还常常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用典、比兴、象征、虚实结合等。如:“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极力渲染昔日之繁华,结句却落笔于今日之荒凉,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让人顿生“人事变换、古今盛衰”之感慨。诗中的风格流派如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刘禹锡的寄寓深远,陆游的激昂悲壮,陶渊明的平和浅淡以及“郊寒岛瘦”、“元轻白俗”等等,不一而足。
高一语文组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